为什么能独立思考的人这么少?
文/刘尊元
为啥独立思考的人特别少,这是由人类的进化史决定的。
原始社会,群体生活才最安全。单独行动的人,很难活下来,所以他们的基因就难以得到遗传。在危机四伏的丛林里,探索真理往往伴随的是巨大风险。若有风吹草动,不立刻拔腿就跑,还去看看是什么原因,这不是找死吗?
奴隶社会,不会反抗才最安全。奴隶如同牲口,不需要思考,只要能动,会做事就行。平民除了人身自由,也同奴隶一样需要终日劳作,没有闲暇时间。贵族剥削奴隶和平民,拥有大量的时间恣情纵欲,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去思考,这些人后来都成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启蒙者。
封建社会,老实本分才最安全。封建统治阶级最喜欢愚民政策,重农抑商,就是把老百姓捆绑在一亩三分地上,而不是象商人那样到处游走交流。所有强大而稳定的帝国都是农业国,游牧民族很难创造辉煌的文明,而商业立国的都是一些小国。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,不是贵族官宦,就是文人士大夫,他们为了巩固自身利益,只能迎合统治者的思想意识,所以中国上千年的封建社会,少有真正的思想家。欧洲也是经历了千年的黑暗中世纪,资产阶级登上舞台之后,才迎来了文艺复兴。
现代社会,随波逐流才最安全。迷信权威,见风使舵,人云亦云,互相妥协,大多数的人都需要群体协作才能生存。只有少数人能独立,比如艺术家、作家、自由职业者,这些人只需要迎合少数人的口味,所以拥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,但也仅限于所处的领域。
网络时代,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观点,看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,其实,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只喜欢听自己能理解,或是跟自己相似的观点,那些有不同见解的声音,不是被边沿化,就是淹没在大潮之中。你看各大平台的大V,有几个是见解独道的?还不都是一群迎合大众认知和审美的乌合之众。所以,不要因为自己的粉丝少而不开心,也许是因为你是个特立独行的人,懂你的人本就不多。再加上现在流行的推荐机制,喜欢什么就老给你推荐什么,你看得是爽了,但也更加封闭了。那些不喜欢的,在你认知之外的东西,你永远也触碰不到了。
能够独立思考的人,都是异类,所以注定是少数。要想获得不一样的视角,就要走跟别人不一样的路,比如:不恋爱、不结婚、不生子。这样,才会有更多的时间用来思考。但与此同时,也会把要独立思考的基因给断送掉。
历史上不结婚的名人(不完全统计):柏拉图、奥古斯丁、毕达哥拉斯、米开朗基罗、拉斐尔、达芬奇、牛顿、贝多芬、梵高、诺贝尔、伏尔泰、卡文迪许、康德、尼采、斯宾塞、莱布尼茨、洛克、斯宾诺莎、爱默生、图灵、亚当斯密、特斯拉、安徒生、叔本华、莱布尼茨、卡夫卡、孟德尔、斯宾塞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