冥想修行班学员的心得体会之:一元篇
文/刘尊元
以下文字是一元写的内容:
练习这个拉筋之后,感觉在身体和精神两方面起了作用。
首先说精神,精神上好像有了寄托,心安住了,不再乱想,慢慢的比较淡定,面对难的事情也可以比较平淡的思考与处理。不像原来一样急,当然面对问题还是有很多纠结,不同的是心里确实多了一份淡然。可以说精神修养提高了。
其次,身体方面,拉筋方法非常有效,我右脚、右腿应该都有问题。前两个月,右脚经历了一轮改造,经历了从疼到麻木,到最后又变疼的一个过程。两个月左右的时候,有一段时间,右脚就像一块儿木头一样,没什么感觉,后来慢慢的感觉血液循环通了,从此脚变的不那么怕冷,也恢复成原来的汗脚了。改变非常之大,就是现在右脚拇指感觉和左脚也不一样,拉筋之后,左脚不怎么疼,恢复的很快,右脚就比较慢,要隐隐疼一会儿。这个再慢慢改变。
再说静坐,因为我可能比较敏感,有一段时间我真正的感觉到内部的气的动,不是一开始表层的动。但因为我原来练过气功,意念太重,容易头发紧,就不敢再继续静坐下去了。只是有时间的话就那么睁眼坐跪腿上一会儿,压压腿,我觉得需要放下一段儿时间,在心性上提升一下自己,原来的自己已经跟不上身体素质提高的目前的自己了。
这些锻炼在精神和肉体两个方面儿对人进行了改造。我目前口水也比较多,即使很久不喝水,感觉渴,嘴里也有口水,比较湿润。通过学习,确实提高了身体素质。

下面是我的点评:
印象里,一元一直挺用功的,可能跟之前练过有关。但,就象他说的,通过拉筋就发现右脚和右腿的经络不通,所以一直练得效果有限。
其实,这就是很多人忽视掉的一个重要原因。要想富,先修路,要想修成正果,首先也要把人体内的道路——经络给打通,否则,你产生再多的气也没用。非但没用,而且还会产生反作用,因为气是一种能量,如果多了,又没有一条通道让它在体内流动,自然就会寻找出口。
那里最容易出呢?当然是下面的排泄通道,所以南怀瑾老先生才会一再的告诫修行者,当气充盈时,会情欲高涨,这时,一定要守住,不然就功亏一篑。
突然想起另一个班的学员,说是禁欲两个多月,结果还是遗了,感觉就象是自己辛辛苦苦积攒了一笔钱,一下子全都丢了。
比喻的还挺形象,但大家一定不要懊悔,重要的是找到原因。原因不是你意志力不够,也不是你天赋不足,而是你没有搞明白这背后的底层逻辑。
如果把气比喻成水,那经络就是河道,河道都没通,你就开闸放水,不出问题才叫怪事。
所以,要顺应本性去修行,不要强迫自己去完成一些反人性的事,你痛苦,而且效果还不好,何必呢?
那,什么叫顺应本性去修行?
就是在你的经络还不通的时候,不要想着通过禁欲去积累元气,再想通过大量的元气去把经络冲开。说到这里,练过气功的就明白了,为什么我不主张大家练气功,就是因为这个原因,道法自然,修行也要自然,用无为法去修,这样才符合人心和人性,这样的修行是纯乐无苦的。
当然,适当地节欲是必要的,毕竟先天元气就这么多,用一点少一点,勤俭节约,向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
其实,说简单一点,就是在经络还没有通,或者严谨地说,大部分还没有通的时候,不用太过节欲,想做就做。这时的重点是想办法把经络打通,如何打通呢?我们的修行班课程中就有很多方法,都是经过亲身经历的,简单、直接、有效。
一元说得没错,修行冥想打坐,会让你在身体和精神两方面都受益。你说身体变好能理解,那为什么精神也会有变化?
首先,身心是一体的,就象你在身体好的时候,心情也不会太差,反过来,当你生病的时候,心情也不会好到那里。当然,也有一元所说的有了寄托,有了依靠,心能安定下来,但最根本的,还不是这些。
修行得法的人,因为经历了种种境界,知道了很多书本上,别人都不会告诉你的一手知识,也就知道了什么才是重要的,什么是不重要的。外在的欲望大幅度地减少,再加上身体因为太健康,随时都分泌着快乐激素,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。
人的烦恼和痛苦,大多数都是因为“求不得”。懂点佛学的人这时可能会跳出来说,你说得不对,还有“爱别离和怨憎会”,那爱和离别,不还是想得到爱,想得到人吗?怨恨和憎恶,也还不是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羡慕吗?另外你看什么“生、老、病、死”,不也是想得到此生为人,想年轻,想健康,想永生吗?所以,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太贪心,什么都想得到,要学会放下。
我曾多次说过,人,只要还是以肉身形式存在,最根本的追求就是“快感”,美化一点来说就是:快乐、幸福、有意义。
而冥想修行,完全可以不借助任何外力和外物,给你输出持续地快感。
你可能又会说,这不对,身体只是一具臭皮囊,我们最终要抛弃它,成仙成佛,获得真理,永享极乐。
先不说真理是什么,对我们这种碳基生物有何意义,就算知道了世界的真相,你又能怎样?
再说说快乐,这是天平的两端,你经历过多大的痛苦,就能享受多大的快乐。就象你闻过臭,才知道什么是香,你闻过越臭的,就越能体会什么是越香的。
这就是我们道家所说的:一阴一阳之谓道,有阴有阳,才是正道。如果只有快乐,没有痛苦,只有生,没有死,那就不是道。
有人会有疑问,不是说道家讲修仙,讲长生不老吗?道家可没有说过这些,你看《老子》《庄子》,那里有?这些是道教的理论,既然是一个宗教,就要用最简单的理论来吸引教众,怎样才能吸引普通老百姓呢?你可以到各大宗教里找,比如天堂,比如极乐世界,比如72个处女。
而道家是一个学派,内容要比宗教严谨,不能忽悠人。所有知识都是先贤们的亲身经历,再加上冥思苦想得来的,但缺点就是老百姓很难理解,也没那个经历。其实,这个经历就是冥想各个阶段的境界,这个我多次说过,这里就不再重复。
当然,也可能是象庄子所说的“方生方死 ,方死方生”,在这个世界死亡的同时,在另一个世界却是诞生,犹如宇宙在坍塌的同时,另一个宇宙正好是大爆炸。就象两个相连的气球,一个瘪下去,另一个鼓起来。好,我们不讨论这个了。
那,修行得法的人也会有痛苦吗?那肯定的,只不过因为看透了本质,这种痛苦会比较少,而且过去的也会比较快。如果长时间遇不到苦,乐也就会感受不到,就象你老是吃甜的,也就感觉不到甜是什么。
意随气动,意思就是你的意念停留在什么地方,气就会跟着在什么地方汇聚。这也就会出现一元所说的,一打坐冥想,意念就会不受控制地集中在一个部位,如果是头部,比如两眉中间,上丹田的地方,就会头痛。
最好的方式就是让气自动运行,不要试图去控制它,最好的控制就是没有控制,无为而无不为,大道至简,不要去做拔苗助长的傻事。
口水多是好事,证明你的阴比较足,用现代医学的视角来说,就是体液的运行很健康。身体中的很多物质的运行,除了血液,另外一个就是体液了,体液中除了有水,还有电解质,还有气。
筋膜中就含有大量的水份,除了让柔韧性增强,还加大了气的流动,现代科学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,随着以后研究的深入,会为我们解开更多的古人智慧。
好了,最后小结一下,或者说是给一元一点小建议,当然也可以看做是给所有修行者的。
一、筋膜的拉伸很重要,你可以不运动,但一定要多做拉伸。
二、听从内心的声音,想练就练,不想练就别练。因为如果你练对了,不用谁逼着你,自己尝到甜头了,自然会继续下去;反过来,如果你练错了,越努力,越大道就越远。
三、修行过程也要顺应自然,到什么阶段就做什么阶段该做的事,如果还是留恋情欲,那就好好享受,等你不再感兴趣时,也不会有什么遗憾。
人生,最重要的是经历,凡人的经历,修行者的经历一样重。
公众号:失止空(szikong)/ 网站:szikong.com (转载请注明出处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