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架的学问和吵架的艺术

文/刘尊元

打架的学问

读初中的时候,当时每个班里都会有几个所谓在社会上混的人,其实现在想想,也无非就是一些对读书不感兴趣的学生,经常逃学打架之类的。

我从小都不会打架,但喜欢听他们讲述打架的经历。

从中,总结出一些打架的学问,跟庄子中盗跖说的“盗亦有道”有着惊人的相似。

首先,知道什么架该打,什么架不该打,这叫明智。

打的时候先动手,这叫勇敢。打不过对方时,该抱头挨打?求饶?还是一跑了之,这叫果决。

打得过对方时,什么时候收手,这叫自制。

东窗事发,或是打出问题,出来背锅,这叫义,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傻。

打架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极端方式,很多时候非但解决不了问题,还会让问题更严重。

但,如果你真的遇上了,也不要怕,一个检验你各项能力的时刻到来了。

青春期的男孩子,精力旺盛,没有释放的地方,再加上对自己和社会的了解不全面,又急需想获得别人的认可。

学习上没什么希望,就只能是通过打架,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证明自己。

打架,尤其是打群架,就跟打战一样,整个的过程都是在斗智斗勇,光有一身蛮力是不行的。

除了我上面列举的那些能力之外,还需要随时随地都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,事先就要做好充分地准备,时刻观察事态的发展,周边环境的变化,电光火石间就要做出准确地判断,该怎么打?打谁?救谁?单打还是合围?追还是不追?跑还是不跑?什么时候跑?怎么跑?走那一条路……

以前很不理解一种现象,就是古代很多大老粗,没读过什么兵书,甚至就不识字,怎么后来带兵打战就那么厉害。

现在想想,估计他们小时候没少打架。

吵架的艺术

吵架是一种极端的交流方式,但只要运用得当,却有着神奇的功效。

首先,吵架是一种释放负面情绪的方法,虽说不是最好的,但却是最有效的。

仅从这一点上来看,只要你收放自如,控制得当,对心理健康是有好处的。

其次,再极端的交流也是交流,而且这时都会说出一些平时不会说的心里话,能让对方了解你的真实想法。

再次,能动嘴就不动手,吵架和打架都属于冲突事件,但前者的破坏性要小很多,虽说也有一小部分的吵架最终演变成打架,但大多数的吵架也仅仅是吵架而已。

观点给以表达,情绪得到宣泄,还有什么不满足的,如果有,那就再吵一架。

小结一下:吵架虽说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,但只要控制得当,也是有不少好处的。大体上有三点:释放负面情绪,有效沟通,避免更坏的冲突。

当然了,如果控制不当,也会向着更坏的方向发展。那,该如何杜绝这类事件的发生呢?

第一,因人而异。

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用吵架这种极端的方式进行交流,有的人天生敏感记仇,平时跟他说话都要小心谨慎,这种人最好不要吵,否则会给你带来更大的伤害。

第二,因地而异。

吵架是要分地点的,尤其不要在公共场所,除非你想把事件搞大。只有两个人,或者有一个共同的朋友,进行调和最好。

第三,收放自如。

即使没有劝架的人出现,自己也要能掌控好局面,不能失控。

观点表达了,情绪释放了,就该想着如何收手。

比如主动承认自己不对的地方,或是述说对方好的方面,给对方一个台阶,也是给自己一条后路,既展示了自己据理力争的勇气,也体现了宽宏大度的胸襟。

经此一役,难说你们的关系还会更进一步。

最后,再说一说吵架中的小技巧。

一、狮吼功。

谁声音大,谁有理。

当然,如果你想把吵架当做一种交流,还是要适可而止,否则就流入泼妇骂街一类了。

二、揭老底。

这招也是要慎用,尤其是有吃瓜群众的时候,以免吵出祸事。

三、以不变应万变。

不论对方如何引经据典,你只要抓住一点,不断重复,起码不会落入下风。

四、东拉四扯。

让对方跟不上你的思路,最终被绕得晕头转向。

五、哭。

这招仅限女性使用,男的就不要试了。

公众号:失止空(szikong)/ 网站:szikong.com (转载请注明出处:)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