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我国吃货众多?

文/刘尊元

逛知乎,看到有人提问,外国人如何看待咱们的中华美食。

高赞的回答基本上都是一边倒:老外们喜欢得不得了,就像看YY小说,心情舒畅。

但,当我看到有人说,真实的情况是,喜欢的人自然会有,但大多数的外国人对吃不太在意,只要营养均衡,能吃饱就行,所以谈不上喜欢。

我不禁陷入沉思,是他们在装逼,还是我们在自嗨。

我们常常自诩为大吃货国,这其中固然有几千年来独一无二的美食文化,但也有很多隐藏的原因。

一、不用压抑的欲望。

食色性也,古人早就告诉我们,食色是人类的两大欲望,当一个欲望被压抑时,另一个欲望就会被放大。

好色的叫色鬼,会被人鄙视,严重的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。好吃的叫吃货,或者美食家,可以到处炫耀,容易吸粉,还可成为中华文化的推广者。

二、精神食粮的匮乏。

也许,对于我们引以为傲的美食,外国人非旦不会羡慕,还会嘲笑我们长期处于“口欲期”,没有长大。

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,而在精神粮食上却显得十分匮乏。

一个佐证就是,秦以后,中华大地上就少有创新文化,而西方在经历了黑暗的中世纪之后,迎来的是大师辈出,经济科学蓬勃发展。

三、请客文化盛行。

中国是最喜欢请客吃饭的民族,没有之一。

既然是请客,就需要在菜上下功夫,你来我往,久而久之,中华美食就此诞生。

这种社会风气,一直延续至今。

四、父母的影响。

我们的父母,或者父母的父母,很多都饿过肚子,所以对吃这件事非常的看重。

现在生活好了,作为补偿,不仅要能吃饱,还要吃好。

在别的方面舍不得花钱,但是在吃上却是十分大方。

父母把做好吃的给孩子们吃,当做一种爱的体现,家族美食也得到传承。

公众号:失止空(szikong)/ 网站:szikong.com (转载请注明出处:)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