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为什么会如此笃定冥想时呼吸会停止
文/刘尊元
冥想到了一定的境界,呼吸自然会停止,对于这一现象,很多人都无法理解,并表示怀疑。
这也能理解,因为这严重违背了常识。
如果一个人没了呼吸,那也就表示这个人没了生命迹象。
但是,我想说的是,到目前为止,我们对人体的了解还是非常非常的浅薄。
现在医学上判断一个人的死亡,也不再是通过呼吸是否停止,而是以脑死亡作为标准。
最起码也是通过测试颈动脉是否跳动,作为基本的判断。
再来看看人体为什么要呼吸?
所有生物活着就需要消耗能量,能量的来源无非就是:糖、脂肪和蛋白质,而它们必须通过氧化分解才能释放出能量。
而人体内的氧含量仅够几分钟的消耗,这就需要通过不断地吸气,从外界获得足够的氧气。
与此同时,在分解的过程中,还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碳,所以要把它排出去。
吸进氧气,呼出二氧化碳,周而复始,生命才能持续。
有一个词叫做“气若游丝”,有两层意思,通常是表示这个人得了重病,或者是快不行了。
但你们有没有想过,其实他还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,那就是此时的人体,不再需要这么多的氧气来参与工作,就能维持机体的运行。
我曾不断地说过,人体是一个高级的A I系统,会自动调节身体的各项机能,各理安排,高效运作。
冥想到了一定的境界,由于身体已全部放松,并持续较长时间。
这时AI系统就会做出判断:人体工厂不再需要消耗太多的能量,所以就有选择地关闭一些消耗,比如身体最大的器官——皮肤,约占体重的16%,时刻产生巨大的消耗。
所以,首先关闭的就是皮肤的触觉神经元。
而且在进行冥想时,你所处环境是相对安全的,而触觉最大的功能是对危险做出警报,所以触觉的暂时关闭,对你的安全不会产生丝毫影响。
这就有点像是电脑或手机的显示屏,当你长时间不用时,屏幕就会自动关闭,进入休眠节能模式。
人体也是一样的,当你的身体长时间不动,节能系统便会自动启动,关闭掉一些不必要的耗能大户。
首先关闭的就是皮肤上的触觉,其次是大脑里的各种想法,最后是呼吸。
不是说呼吸完全关闭,只是没有了明显的起伏,心肺自动调节到节能模式,较长时间才呼吸一次,而且非常缓和,让你察觉不出来。
至于多长时间才呼吸一次,这个就看个人的道行了。
当放松到达一定的程度,人体这套高级的A系统会认为,你目前的身体不需要这么多的氧气含量,所以就把呼吸调节到最抵挡。
其实很多动物都有这个功能,就是常见的冬眠或夏眠。
从两栖到爬行再到哺乳动物都有,最接近人类的是马达加斯加岛上的脂尾倭狐猴。

人体最耗能的几个器官:皮肤,大脑、心肺都关闭或是进入节能模式,这时,人也就入定了。
群里有人提出质疑,说是若真没了呼吸,可以让他呆在水里来验证。
我细想一下,这个方法不太现实。
不同的入定者控制呼吸的时间不一样,但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受到外界的干扰,就会出定。
比如较大的声响,身体的移动,外力的触碰。
很难从入定到入水这个阶段不受到干扰,而且呼吸的暂停时间也不好判断。
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常用的入定姿势,也就是坐着或躺着进行测试,测体温、心率、血压、血氧度,以及有无空气从鼻腔出入,这些都很容易做到,而且不会影响入定者。
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,呼吸的停止都是暂时的,只不过这个暂时是多长时间,就要因人而异了。
功力较浅的时间上会比较短一些,功力深厚的相对来说会长许多。
所以说,没有绝对的呼吸停止,只有暂时性的呼吸停止。
至于最长能停止多长时间,没有相关可信的数据,我就不多说了,希望有机构能来开展这项研究,我也很期待。
为什么我会如此笃定呼吸会停止呢?
因为自从我多次入定之后,就开启了一项新的功能:无论是坐着躺着还是站着,只要我的身体保持不动,同时屏住呼吸,身体就会立刻进入到低配版的禅定的境界。
为什么说是低配版的呢?
因为这种定的境界只有标准版的60%左右。
首先,呼吸虽然是停止的,但也就1分钟左右,与正常入定的时间相比,大大缩短了。
其次,入定的程度也没有那么深。
虽然是低配版的,但入定的三个标准一个都不少,那就是:呼吸停止、触觉消失和心无一念。
不过需要说明的是,只有在呼出气之后再屏住呼吸,才会进入到我所说的低配版的入定。
如果是在吸满气之后再屏住呼吸,就没什么效果了。
道理也很简单,如果你的血液中氧气充足,身体就不会认为需要休眠。
此时的呼吸停止,就像是一个开关。
当你按下这个开关,同时体内含氧量迅速降低,体内的AI系统就会自动切换到节能模式。
反过来说,当身体自动开启节能模式时,呼吸就会自动停止。
由此就可以反正,冥想放松到哪一定的程度,呼吸会自行停止。
尽管这种停止只是暂时的,但却能让人得到彻底的修复治愈。
就象手机或电脑长时间开机,变得非常卡顿,只有关闭电源,重新启动,才能重新变得流畅。
人体也是一样的,冥想中的呼吸停止,就如同关机。
出定后的呼吸就象是重新启动,各项机会获得一种低配版的新生。
我在平日里,如果感觉疲乏,便会练上几次低配版的入定,瞬间快速冲电,一下子就变得元气满满。

道家认为睡觉是小死,我认为入定才是小死。
另外再插一句,道家认为入定后不需要呼吸,跟婴儿在母体里一样,所以叫“胎息”。
但后世很多人无法理解,认为呼吸还是需要的,如果鼻子不用呼吸,那就是皮肤,或是后脚跟在呼吸,这就很滑稽了。
公众号:失止空(szikong)/ 网站:szikong.com (转载请注明出处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