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
西方正念冥想与中国传统冥想的区别之一:慈悲冥想篇

文/刘尊元

以前,我一直吐槽正念冥想是阉割版的冥想,完全没有get到传统冥想的精髓。但也不是一无是处,比如身体扫描和不在意杂念等。只不过,这些都属于初级的功法,而且还经常性地画蛇添足。

由于没有一套自己的体系,所以不能指导冥想修行者进行深入地学习。就好像不懂经络只会针刺,那就学习什么地方痛,该扎那里,够了,至于背后的逻辑,止痛的原因,不清楚。

东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体系,再加上西方人固有的傲慢和偏见,让他们天然就理解不了东方智慧的结晶——冥想。只能是通过起源于西方的心理学,来强行解读,把冥想发展成了现代心理学的一个分支。这就象是通过英文发音来标注中文,想以此来学到一口流利的汉语。

今天,就先说说正念中的“慈悲冥想”,看看它跟我们的传统冥想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。

一、主动慈悲与被动慈悲。

慈悲冥想是主动地让自己去用慈悲之心看待任何一个人,在心中不断重复地祝福某个对象,想像着他高兴快乐的画面。比如你想象一位好朋友坐在面前,然后在心中默默地祝福“希望你健康平安,幸福快乐”,不断地重复。其实,这很象是宗教中的对别人祈祷,当然了,也可以为自己祈祷。

就是通过不断地释放慈悲之心,暗示也好,催眠也罢,时间长了,总会激发出一些正向积极的情绪。被祝福的人会不会变好不知道,但是自己的心灵被治愈了,那句话怎么说来着: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。帮助别人,或者说是祝福别人,的确自己也会跟着瞎开心。

幸福快乐,真的是一个很唯心的东西。

假如你被一头猛虎追到山崖边,发现有一根藤条,爬到一半时抬头一看,上面还有一黑一白两只老鼠正在啃食藤条。这时候你突然看到旁边有颗熟透了的草莓,摘下来一口吃掉,哎,真甜!

这颗草莓可以是真实的,也可以是你想象出来的,人脑就是这么奇妙。离苦得乐最简单的方法,就是自己骗自己。这辈子这么苦,都是为了还上辈子的债。那个人对我这么坏,是因为上辈子我欠他太多。不论真的还是假的,所起到的效果都差不多,干嘛不骗一下自己,因为这个最容易做到。

佛教的因果轮回,道教的修道成仙,基督教的天堂地狱,一个简单的设定,就可以让你内心平静祥和,坦然面对世间的种种苦难挫折。遇事有方法,人生有目标,心安才会幸福。

慈悲冥想,就是通过主动的方式,让你的心灵得到慰藉,有没有用,当然有用,只不过,真正的冥想,不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得到慈悲之心的。

传统的中式冥想,是通过一种纯个人的修行经历,一步一步,最终体会到这一切。

首先,是通过身体的深度放松,到达全身触觉消失,感知不到“物”的存在;然后是呼吸的暂时停止,感知不到“我”的存在;最后是思绪的完全消失,感知不到“时间”的存在。

我、物、时间,也就是我、空间和时间都不存在了,或者说是我和空间时间融为一体。没有了高低贵贱,没有了爱恨情仇,没有了瞬间和永恒,一切都归于无。

这是经历的前半部分,后半部分是当你从这种定的境界中走出来,也就是练完收功之后,会有一种由内而外的快感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,此时的身体可能是大量分泌多巴胺、内腓肽、血清素之类的激素。

你会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舒适感,这种舒适感会让你觉得无比幸福和快乐。而此时你所看到的画面都会变得异常清晰,就像平时近视的你突然戴上了合适的眼镜。鲜花比平时还要格外的艳丽,路上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感觉亲切友好,你自己也会微笑友善地回应他们,充满了慈悲之心。

可见,这种慈悲是因为感知到了众生平等,以及自己如此幸福快乐,这种快乐多到溢出来了,所以才会惠及它人。就像有些家庭幸福的独生子女,一直都被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、爸爸妈妈宠爱着,那他更容易去爱别人,因为爱是一种能量,会传递,多了,还会溢出。

这里插一句,为什么冥想出定之后看到的景象会比平时更清晰,我想应该是这样的。就是身体得到了充分地保养、维修,眼睛,或者说是视神经会暂时地恢复到一种最佳的状态,这时所看到的影象,就会跟以前的很不一样。

我不会去评判那种方式好,那种不好,只是将两者的区别告之,你们自己去选择。

二、盲从与选择。

富人与穷人本质上的区别就是:富人可以有更多的选择

慈悲冥想只能给你一种选择,那就是通过不断地祝福别人,让自己产生慈悲之心。而传统冥想,是让你拥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经历,体验到世界大同、众生平等,从而产生菩萨心肠。

此外,传统冥想还能有效地提升觉察力,让你更敏锐地察觉到别人的一言一行,甚至是一些微表情、内心戏,从而较快地做出评判。

慈悲冥想看似简单有效,且对人无差别地慈悲,实则是违背人性,自欺欺人的伪善。试想一下,对亲人,对友人,祈祷祝福没什么,但是对于陌生人、仇人,有多少人能做到。孔子说: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这才符合人性。

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这才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石。扬善,首先就是要惩恶,否则黑白不分,好坏难辨。

传统冥想让你拥有比普通人更敏锐地洞察力,能轻松地分辨出好坏善恶,至于是慈悲为怀,还是争锋相对,再或者是放下遗忘,就看你如何去选择了。

三、身心不二与人格分裂

以直报怨,身心统一;以德报怨,人格分裂。

遵从内心的声音,去面对每一个人。面对友善,还以友善;面对不公,既可以选择谅解,也可以选择力争,知行合一,行为和思想统一一致,身体和心灵和谐相处。

若是面对恨意难平的人,还要说服自己去原谅他善待他,这种严重违背良知的行为,很可能会产生焦虑,严重的还会导致人格分裂、精神崩溃。

传统冥想走的是中间路线:不思过去,不想将来,放下一切,注重当下。所有的爱恨情仇,都将化为虚无,只有现在的感受是最真实可控的。人的一生都是由一个一个的当下组成,把握好了当下,也就把握住了人生。

公众号:失止空(szikong)/ 网站:szikong.com (转载请注明出处:)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