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
冥想的第四个案例:水哥王昱(yù)珩(héng)

文/刘尊元

我是最近才知道这个人,网上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,有膜拜的,也有认为是骗子的。但在我看了一些采访视频后,就知道这不就是冥想嘛,只不过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认识的冥想。

谁说冥想就一定要打坐,就一定要闭着眼睛,就一定要苦修多年,这些都是偏见,有些人,天生就会。

我在几年前写过一篇文章,名字叫“冥想的三个案例”,其中就有一位,没看过修行书,也没有师傅带,自己无师自通。现在又找到一个,下面就以我的认知,来给你们分析一下这个水哥王昱珩,是真的有超强大脑,还就是个大骗子。

我不会对他早年在《最强大脑》上展示超强记忆力的真伪进行甄别,因为不好判断,而且也不重要。我感兴趣的是,武志红跟他交流的一个视频,这个视频的链接会放在文末。

武志红是个小有名气的心理咨询师,对冥想也有一些粗浅的认知,所以提的问题也有一定深度。水哥的回答看着也比较真诚,可以看出来,心态极好,身体很放松,不象是在撒谎,细节讲得比较清晰。只不过,就连他自己也没有弄清楚为什么会这样,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。

水哥王昱(yù)珩(héng)

一、小时候的记忆。

水哥能回忆很多小时候的内容,上幼儿园,一岁到三岁,甚至更早。只要想到一个点,就可以顺着能想到好多,虽然不能说每天的内容都能回忆,但的确比普通人要记得多很多。

另外,他还提出一个新颖的理论,就是记忆不在于记,而是在于提取,就是说人的记忆其实都在你的脑海深处放着,区别就是大多数人都提取不了,或者是找不到提取的方法。你可以想象一间超大的仓库,所有的记忆都在里面,只是你找不到了,尤其是那些小时候的记忆,可能是因为放在了最里面。

对于这点,我没有相似的经历,仅管也能回忆一些小时候的记忆,一岁两岁三岁都有,但不多,不过乐乐有。有一次冥想之后,她就记起了小时候的很多事,仿佛是打开了记忆的大门。我估计就象水哥这种,突然找到了提取的方法。

我们的大脑究竟能存储多少东西,不知道。人到了一定岁数,记忆力都会变差,因此认为大脑的存储空间是有限的,那些不重要的记忆,会被大脑自行删除,以便腾出空间给新的经历。

还有一个证据是我们经常会胡思乱想,这就是大脑在对记忆进行整理。那些不经常想起来的,就标记为不重要,慢慢就清除掉。而那些经常想到的,就标记为重要,被放到了记忆仓库的大门口,方便我们随时调用。

但,如果真是这样,那水哥的经历又做何解释?

记得有一次,我误删了一个重要的文件,没办法,只好到网上找了个硬盘恢复工具,结果找到了很久以前删掉的文件,这件事让我百思不得其解。硬盘的空间肯定是限的,但恢复出来的文件,再加上原本的文件,早已超过了它标的极限。

那,人脑是不是也一样?还是有一个云空间?如果真有云盘,那拥有前世记忆,也就有可能了。

二、一万小时理论。

这是武志红的一个困惑,他认为要想达到某种高度的技能,比如象水哥这种,一般都需要长期的训练,就象他认识的一位冥想大师,虽然也能达到瞬间关闭掉很多感知器官,但也是进行了很多年的修行才达到的。但水哥怎么可以没有经过任何训练,仿佛一出生就有这种特异功能,道理说不通啊。

以我的经历来看,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,其实是因为你把它看复杂了,或者是没搞清楚背后的原因。在我看来,水哥这种就是一种冥想境界,而冥想的核心是放松,只要你掌握了深度放松的方法,要不了几天就可以修出这些境界。

人体有着非常智能的管控系统,只要你有效地传递几次信息给它,它就知道你的想法,在你需要的时候,及时调度。

举个自己的例子,在我几次进入到定的境界之后,就拥有了一项能力:当我暂时屏住呼吸时,就可以瞬间进入到定的境界。我的理解是大脑回路已经形成,我只要打开一个开关,系统就知道我想干嘛。

再举个例子:当我身体中任一部位暂时的不动,大概三分钟以上吧,这个部位的触觉就会自动消失。这就是我长时间冥想,形成了脑神经元回路,身体已经知道了,并贴心地为我完成。

我们对身体的了解还非常有限,反过来说,很多功能都没能很好地利用,就象是买了一台性能强悍的电脑,却只会用来上网聊天,大浪费了。

三、家里不能掉一根针。

水哥的家庭从小都在刻意维护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,夸张点说,连掉一根针都不被允许,父母在家时也非常安静,尽量不弄出声响。这点很容易被忽视掉,所以我要重点讲一下。

“放松”这个词是近现代才出现的,在古代,人们经常用另一个字代替,那就是“静”。人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下才能达到深度地放松,现代社会太嘈杂,但人们好象已经习惯了,真安静下来,反而会觉得不自在。就象现在的年轻人走个路都要戴耳机,这怎么能专注,怎么能放松。

很多练习瑜伽冥想的人,喜欢听音乐、听引导词,认为这样可以让身体放松,其实,这只能达到很浅的放松,要想达到深度地放松,必须一点声响都没有。

知道了这一点,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水哥看似没有经过任何的训练或者修行,就能拥有这些能力,那是因为他深在其中而不自知,就象鱼不知道水的存在。

不能掉一根针的家庭环境,就是他修行的道场。

修行人非常享受这种安静的环境,你象我现在听见手机响都会被惊到,所以都是调成静音加震动。

四、瞬间关闭掉各种感知器官,听觉、嗅觉和味觉。

水哥分享了他是如何关闭掉听觉的,太阳穴一紧,腮帮子一松,听力就消失。接着就是嗅觉和味觉,这时视力就会得到加强,能看到更细微的东西。另外还可以轻松地控制心跳和呼吸,把它们瞬间降低或者提升,当然,是在一定范围内。

先说这个控制听力的方法,我试了下,感觉是有可能的。收紧太阳穴,这个我会,松下巴,这个更简单了,当你一收一放时,耳朵这个位置的确会明显地感到被牵扯到,等我再多练几次,再跟你们分享。

他没说是如何关闭嗅觉和味觉的,可能当听觉关闭时,也一起被关了吧,三个器官距离很近。

对了,我冥想入定时也没注意嗅觉和味觉还有没有,大体上应该也是关闭的吧,主要是不好试,嗅觉还可以点根香,这味觉要含一颗糖?

再说说控制心跳和呼吸,这个没什么好说的,普通修行人都能做到,只不过象水哥那种轻松且收放自如,可能也不多。

五、心无旁骛,视微如著。

这是水哥对自己能够瞬间进入心流境界的描述,他还用纪昌学箭的故事来说明,这里简单地说一下。纪昌向飞卫学箭,飞卫没有教他任何的箭术,只是一味地让他练眼力,先是让他看织布的梭子快速地滑动,而眼睛不眨一下。再后来用头发把一只虱子吊在门框上,整天整天地盯着看,直到有一天看到虱子大得象个车轮,顺手拿出弓箭,一箭射中虱子心脏。飞卫就跟纪昌说,你的箭术已经练成,不用跟我学了。

什么意思呢?就是只要你专心一致,关闭掉所有的感知功能,仅保留视觉,功夫到了,就可以做到“视小如大,视微如著”。道理大家都懂,但为什么极少有人能做到,因为这背后的原理还没搞明白。

两个关键点:

一、专注,极度地专注。如何才能做到,方法很简单,甚至有点匪夷所思,那就是放松,极度地放松。当你放松到一定境界,身体会自动进入到节能模式,关闭掉一些不必要的功能,比如听觉、嗅觉、味觉,降低心跳和呼吸,必要时甚至关闭心跳。水哥说过一次溺水的经历,发现自己可以自行关闭呼吸,这个在冥想达到定的境界,也是可以做到的。

所以说,专注只是表象,只是手指,而放松才是根本,才是月亮,手虽能指月,但手并不是月亮。普通人以为只要自己足够专注就可以,谁曾想,越是专注就越紧张,越紧张就越进入不了状态。

二、开关,自行地开关。这种体会,只有亲历者才能感受了,我也很多次地说过这种开关。开关就是你与人体这台超级电脑的沟通方式,就象我前面说过的屏息,或者水哥的太阳穴一紧腮帮子一松,这些都是一种开关,是每个人都不一样,还是通用的,这个我还在研究。

最后,再说一点我对水哥这些现象的看法。

我认为他没有说谎,起码以我为参照,他说的这些都没问题,没有明显的纰漏。如果他尝试闭上眼睛,就能体验到入定的境界了。睁着眼睛,能看到事物的变化,从而也就有了时间流逝,而且能看到大千世界,也就无法体验到空的境界。


《此念》邀请水哥王昱珩和武志红一起探讨“如何把事做好”视频链接: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RX4y1a72o


番外篇:武志红的心流理论

武志红认为,心流的产生是这样的:先有一个目标,朝着目标前进,排除干扰,集中注意力,得到正反馈和负反馈,最后才能产生心流。

但凡有过心流体验的人都知道,那有这么麻烦,只要你全身心投入进去,就会产生心流。第一句,有个目标,这就是废话。第二句,朝着目标前进,也是废话。

第三句,排除干扰,根本不需要,全身心投入进去,就会心无旁骛,就会视微如著。我一再强调,身体有着一套非常厉害的自动化程序,不需要做这做那,只要一个开关,啪,打开之后,剩下的就交给身体自动完成,你只要享受就好。

第四句,集中注意力,嗯,只有这句是对的,但也不全对,前面我说过,这只是表象,背后的核心是放松,人一旦放松,进入到低能耗模式,有些功能被关闭,有些功能就会被加强。就好比原来的一股主电流,要同时供给好多设备,现在只需供给一个设备,自然就性能爆表。

第五句,得到正反馈和负反馈,这实属画蛇添足,人体是非常智能的,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厉害。如果你做对了某事,它就会立刻给你正向反馈,比如多巴胺、内啡肽、血清素这些快乐激素。就象游戏当中的经验值,是非常及时的,绝对不会有什么网络延时。

你看,这就是我不喜欢学者的原因,他们吸收的是二手或多手知识,这些知识存在很多问题,而且还喜欢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,以显示自己的学识高深。

这就相当于程序代码中的“屎山”,无数学者堆积的这座“屎山”,会浪费掉你很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,所以,我一向只喜欢亲自体验和经历,学第一手的知识。

公众号:失止空(szikong)/ 网站:szikong.com (转载请注明出处:)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