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理解冥想是什么?(兼回答一位网友的提问)

文/刘尊元

网友的提问:

冥想,我个人理解的程度,大约是放下万般,尽可能趋于无知状态时具备的那种纯粹。

是一种个人的回归。

可是,这里怎么处理跟天地,跟其他人或者物的关联了,就是单纯的放下,也不合适?

人能感到自己的种种,也能感知别人的种种,包括古往今来的种种,那去感知各种不同的因果,算不算游天地?

修行,当然要修自己,但如果不能修他心,在其他外物触发时,只是一味对抗,似乎也不是合适的道理?

或者说,这种修行会不会太脆弱?

如果能承载得起,尽力而为,算不算修行

可是,高级的不可言的理 也可以用简单的适用于我们所在的界来降维表述

用文字或者其他载体表述

如果完全无所述,超出我们的认知或者经历

那就说明非我们所需

我的回答:

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,那就是不论道家和佛家,都说这个道,这个佛法,这个真理,是不可说,不能说,一说就错了,是他们在故弄玄虚,还是真的是这样的?给你们三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…

我来公布这个答案吧。的确不能说,因为,这是一个世人,当然也包括我们现在绝大多数人所不知道的一个维度。所以,你不能以现有的知识来理解这个道、这个佛、这个冥想。

得道成佛的必经之路就是冥想,就是打坐。

前面的铺垫讲完了,下面来回答你的问题。冥想是放下,这没错,但是,重点来了!不是主动的放下,而是冥想到一定程度,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私心杂念,放下就象高山流水一样的自然而为,没有一丝一毫的强求,自然也就没有一点点难度和痛苦。

知和觉,都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两种不同的工具,通常,我们都是在用知来了解这个世界。

而忽视了用觉来感知这个世界,这是一种生理上的倒退,所以我们只能用生理修行的方法,才能重新找回来。

千万不要用现有的知来理解这个跟他一样重要的觉。就象你不能用斧头来解释什么是水(这个比喻可能不太恰当,但我一时想不到更适合的),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物种,一解释就错了,那怕是用语言和文字都无法解释,因为语言和文字是知的载体,跟知是一个体系,一个维度的。

而觉,这个体系,这个维度,只能用一种方式来表达,那就是自己的亲身体验。

你所说的“尽可能趋于无知状态”,这种思维就是知的那个体系,无法准确地表达冥想这一体系的意思。

因为在这一体系当中,就没有:努力、学习,认知这些词汇。因为:根本不需要!你只要方向对了,就可以象是在看电影一般,各种美妙,各种境界,它都会一一呈现在你面前,你只要照单全收就OK了,是不是很爽?

佛家讲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纯苦无乐,而冥想、道、佛家的这个世界正好是它的对立面:纯乐无苦。

你没到过那个世界,是无法理解的,以为他们都在吹牛,这就象二维的生物无法理解三维的世界。

个人与他人和自然的关系,当然不是放下这么简单粗爆,放下只是表象,内核是天人合一。

万物一体,没什么差别,所以,你才会放下。大家都是一家人,还有什么好争的。

要真正理解什么是天人合一,就只有冥想打坐这一条路。

别说你不冥想也能理解,你不能!

如果能“感知各种不同的因果”,当然算是“游天地”。

但这是佛家的说法,讲轮回,讲累世的修行,不断地叠加业力,功德圆满,就能成佛。但是佛家讲的对不对,不知道。可能对,也可能不对。

所以,我们最好在这一世就能得道成佛。你可能会说,那有这么容易。我想说的是,其实也不难,只要你把现有的知识,以及思维方法统统抛弃,任何人讲的话都不要轻易相信,只信自己的亲身感受,这样你就可以在这一世得道成佛。

“有对立统一”这是知的体系,在觉的体系里,只有统一没有对立。如果你无法抛弃现有的知识体系,又想理解另一个体系里的东西,那我就无能为力了。

因为你就象是一杯装满水的杯子,已经无法再装进去别的东西。这些东西的确是超出你的认知和经历,所以我才把它们归为你们所不知道的一个维度,但你也不能否定它的存在,或者它的意义。

学问如胡适这般好的人,也无法理解,所以,你不能理解也很正常。

 谢谢这位同修提了个好问题,才引出了我的这些回答。其实,我在回答的同时,也是在整理我自己的想法。乐乐就问过我,为什么要免费帮助别人修行冥想,我想说,帮助别人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。因为很多同修提的问题,也可以坚定或修正我自己的理论想法,这对于我来说,也是有好处的。至于什么积公德,都是一些玩笑话了

另,再多一句嘴:)

以前就曾听一位学哲学的朋友说过,哲学做为一门科学,其实应该有一套自己独有的符号来表达,就象数学、物理化学一样,有数字符号、公式、定理等等。正因为没有,所以才这么难学,而且,没一个标准。

所以,我就一直在想,如何解决这个道不可说、佛不可说的千年难题。

我们能不能不用语言文字来描述,而是只用数字和数据。比如冥想过程中除了那些不可描述的境界,其实还有很多可以拿出来示人的数据,比如体温、心律、脑波等,现有技术是可以比较准确地记录下来的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跟我交流交流:)

公众号:失止空(szikong)/ 网站:szikong.com (转载请注明出处:)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