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人修仙第一步

文/刘尊元

最近几年,修仙(真)小说超越武侠小说,成了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化,听说还成功输出到海外。

我认为这是好事,先不说修仙的真假,起码这其中包含有很多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,这种文化输出能够让外国人更了解我们。

但凡说到修仙,途径只有一条,那就是打坐练气。什么炼气期、筑基期、金丹期、元婴期…看过任何一本修仙小说的人都知道,这是每一个修仙者的必经之路。

那打坐练气,是不是我们常说的冥想?

是,但也不全是。严格来讲,从开始的放松到入静,再到止念,这一路都是一样的,直到后面聚气还是不聚气时就分开了。

冥想是不主张聚气的,到止念这一步就结束了,而修仙派则是刚刚开始,进入到第一期:炼气期。

所以说,冥想是凡人修仙的第一步

同时,也是公认最安全的一步。想要修仙的朋友,不凡先从冥想入手,试一试能否到达冥想的止念境界,看看自己是否具有修仙的慧根。

好了,再说一说我对修仙的理解和认知。

真的存在吗?

虽然我冥想打坐近30年,但一直都只能达到止念止息的境界,气(炁)感一直没有过,看来我不适合修仙。

那气(炁)这个东西是否存在?还是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。道家所说的气(炁)与中医所说的气还不太一样,所以专门写成这个“炁”,以免被别人混淆。

这个气(炁)分为两部份,一部份是从娘胎中就带出来的,就象一块新的电池,出厂的时候就会带有一定量的电,普通人用完也就玩完了;另一部分则需要后天的补充,如果能充进去,就可以延年益寿,如何才能给自己充电?这就是修仙之法。

顺为凡,逆为仙。如果你顺应自然的规则,气尽人亡,那就是一个普通人。要想成仙,就要反着来,气不够了就要及时补充,体内始终元气满满,就能长生不老。

后来又看到一种说法。就是止息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,想要聚气练气,先要到达止息境界才行,如果没有到达这一境界是不会有什么气感的,当然也就聚不起来。

这样说来,我还有希望?

随即又看到某位大师说,凡人能练到止念止息已经老厉害了,如果想要更进一步,只能是“专修”才行。

什么是专修?就是要专心修行不被打扰,说白了就是进山当道士或者出家当和尚,需要斩断红尘。

因为如果你还是在家修行的话,先不说世间的种种烦恼会扰乱心智,仅凭欲望一关就过不了。

情欲、性欲、权欲、财欲、名欲……那一个欲都很难。

这些都是修行路上的拦路虎,尤其是性欲。这是生理上的正常需求,而修仙理论的“精化气”,其中的精就是指的肾精,如果因为男欢女爱而经常损失,就化不了气。没气也就化不了神,没神也就还不了虚。

所以说戒色是专修的第一步,此外还要把功名利禄这些也给戒了,只留一颗清静心。

修行真的能成仙吗?

修仙,这个看似荒诞的行为,有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?

这里插一句,道家和道教是有很大区别的。道家讲究的是顺应自然,生老病死这就是自然,而道教讲的是逆天改命,我命由我不由天,是要反自然的。终级目的就是得道升天,长生不老,逍遥快活。

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什么是仙。

仙,相对于凡人来说,最基本的一点是拥有更长的寿命,那多长算长呢?

《释名》上说:老而不死曰仙,这样说来应该是永远都不会死,真的是这样吗?

我们耳熟能详的《西游记》中就明确地指出,神仙也是有寿命的,只不过在大限之前吃点仙丹仙果,则又可以续命。

否则蟠桃宴、人生果对于神仙来说就毫无意义,你想想看,既然是无限生命了,干嘛还要再增加个几百岁几千岁,这不是画蛇添足吗。

在《西游记》第2回中,菩提老祖对悟空说:“……但到了五百年后,天降雷灾打你……”可见,成仙之后也就500年的基础寿命,然后因为各体差异各种因缘,以及吃仙丹仙果的不同,会有区别,但终究还是有期限的。

大限到来之时,即使你没死,上天也会让你死,这就是天劫,看过修仙小说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。

就现在已知的生命科学来讲,要想长生不老,也不是没有办法。而且现实世界中就有一些生物可以活得很久,还可以一直保持年轻状态,比如裸鼹鼠、秀丽线虫、灯塔水母。既然它们都可以,我们人类也应该可以。

理论上讲,只要我们能把身体的细胞改造成永远年轻的状态,就可以成仙。具体来说就是细胞一直可以分裂,端粒酶始终可以触发端粒的生长,这方面的研究科学家们已经在进行,并取得了一些进展。

然而,道教给出的是另一条路,那就是进行自我复制,克隆出一个自己。

就是练出一个“法身”,也叫元婴,而且和我们现有的这个“肉身”(也叫色身)还不太一样,这个法身不会因为肉体的死亡而消失,因为他是由“炁”所构成的。

你可以理解为类似于离子态或是凝聚态的物质,看不到摸不到,但是真实存在,一种你感知不到的生命形式。

有点象灵魂,但又不是,道教称其为“阳神”。

灵魂若是出窍则为“阴神”,和鬼魂类似,只不过是肉身还在,阴神和阳神统称为“元神”。

若是练到能出阳神,就算步入仙门了。

那如何才能修练出阳神?这个等以后我练出来了,再来向你们汇报:)

公众号:失止空(szikong)/ 网站:szikong.com (转载请注明出处:)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