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
冥想打坐中的呼吸真那么重要吗?

文/刘尊元

——调息只不过是辅助放松的手段。


冥想,其实就是道家修行中的静功。这是相对于动功而言的,动功就是传统的打坐运气。冥想不需要聚气和运气,所以称为静功,只要让身体放松,气自行流动。这里的动与静,主要是指用意念引导气脉运行,不是说有无动作。


动功,又叫气功,还有一做说法叫:吐纳。嗯,这两个词就跟呼吸有直接的关系了。当然,有人会说,气功的气,指的是元气,并不是呼吸的空气,而且应该是这个“炁”字。但不可否认,几乎所有的气功功法和很多不管是民间,还是宗教上的修行,都非常强调呼吸。


在《庄子・外篇・刻意》中就提到过:“吹呴呼吸,吐故纳新,熊经鸟申,为寿而已矣。”大意就是:通过呼吸吐纳和导引术,让人变得长寿。


庄子的时代,也就是战国时期,呼吸吐纳之术已经有了,再看《庄子》一书中提到的“心斋”和“坐忘”,你就知道,修行打坐,在当时是很普遍的一种养生方法。


佛教中的“出入息”,也就是“安那般那”,在现今最古老的南传巴利文佛经中就有记载。安那是出息,也就是呼气;般那是入息,也就是吸气。


可见,整个东方文明,不论是中国还是印度,在修行过程中,都十分强调呼吸。


但是,这个呼吸真的这么重要吗?


首先,我们来看看,人,为什么要呼吸?


现代人都知道,是为了吸进氧气,呼出二氧化碳。氧气是为了氧化体内的葡萄糖,从而产生能量,人体才能正常运行。在氧化的过程又会产生二氧化碳,过多的二氧化碳对身体有害,所以就需要呼出来。


但是古人不知道这些,所以就提出了很多奇奇怪怪的结论,比如用皮肤呼吸,用脚后跟呼吸。其实,他们的想法也比较朴素,人没了呼吸肯定是不行的,所以,如果鼻子不呼吸了,那肯定是有别的地方在呼吸。


这里,也不要去嘲笑古人,毕竟我们也是近百年的时间里才搞明白了这一部分,对于人体的奥秘,还有很多都不清楚。


好了,既然知道,人离不开氧气,不能不呼吸。那在修行的过程中,呼吸的强弱和快慢,对人体又有什么影响呢?


先举个例子,在我们比较紧张的时候,深呼吸的确能起到一定的缓解。那是不是因为短时间吸进了大量的氧气,氧化出来的能量变多,起到了镇定作用?还是因为把注意力关注到呼吸上,分散了注意力,从而缓解了紧张情绪?再或者是深呼吸能促进体内产生一些激素,比如多巴胺、内啡肽之类的,起到了一定的镇定作用?以上情况都有可能。


这里突然想到乐乐叫我做的一个小动作,就是在睡觉前打几个哈欠,刻意去做的那种,能够快速入眠。跟深呼吸一样的道理,不论是心理暗示,还是真的能产生退黑素,总之是有一定的效果的,有入睡困难的可以试试。


所以说,调整呼吸的大小急缓,对于消除紧张,放松身体,是有一定作用的。


那,呼吸,除了能让人放松,还有什么作用。真的象有些人说的,可以吸进元气,或者天地自然的灵气吗?


这又是古人朴素的思想,认为既然呼吸很重要,那可能是因为吸收了天地精华。同理,吃饭喝水也很重要,因为吃进了水谷精微。


但是,以我自身的经验来说,冥想打坐到了一定的境界,呼吸会自然停止,或者说是长时间的暂停。总之就是身体进入到休眠状态,不再需要太多的氧气,那吸收天地精华好象就不成立了。
如果结合现代量子物理学,我们就知道,自然界的能量有很多,比如暗物质、暗能量、中微子等。每分钟都有成吨的这些能量穿过我们的身体,那在某种特定的状态,能否吸收一部分为我们所用?而身体的这一特定状态,是不是不需要呼吸的入定境界?

公众号:失止空(szikong)/ 网站:szikong.com (转载请注明出处:)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