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事越来越容易分心,练习冥想是否有效果?

文/刘尊元

记得刚参加工作,也就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,电脑网络刚刚兴起,我对即将到来的信息时代激动不已。当时的老板就泼冷水,说是信息多了并不一定是好事,对于这种言论,非常地不以为然。
要知道,那个年代获取信息的渠道很有限,看书只能是通过书店和图书馆,音乐只能是到音像店里买,或者相互交换着听。去找朋友玩,如果事先没约定,只能是碰运气。走到楼下,大叫他的名字,然后就等着他探出脑袋;假如没人回应,或是他的家人说不在,只能悻悻地走回来。经历过这些的人,对信息的渴望,是现在的年轻人所不能理解的。

如今,由于信息大爆炸,我们很难不受其影响。无论做任何事,手机上的提示音,总会让我们分心,查资料时,也会被其它信息所吸引。想专心地做一件事,越来越难。冥想,在西方之所以有现在的地位,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能显著地提升“专注力”。他们的改良方法,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,只不过这其中的道理没弄明白。“专注力”顾名思义,就是注意力只能专一地放在一件事物上,一但发现分心了,要立刻拉回来。久而久之,杂念游离的时间会变得越来越短,专注力也就能得到提升。这就是西式冥想训练专注力的大体方法,但是没有说清楚,为什么要这样做,以及背后的原理。下面,我就试着把这件事说明白,这样,也可以让你少走一些弯路。

首先,专注力是把双刃剑,好的一面是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一件事物上,能在短时间内把事情做好。但是,另一面是有可能会带来了不可预知的危险。想想看,当你正忘乎所以地做一件事,对身边环境的变化,感知力趋近于零。这种状态,对于生活在危机四伏的原始社会,我们的人类先祖,是非常不利的。那些专注力强的基因,基本上都被淘汰掉了。存活下来的,都是一心几用,一边为了生存努力做事,一边同样也是为了生存,心猿意马,随时感知身边细微的变化,以免被野兽吃掉。说这么多,只是想强调一点,专注力不足,是亿万年来刻在人类基因里的,是一种本能。现代社会,生存空间已经非常安全,并不需要随时保持警觉,但我们的基因却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改变。所以,一切试图想提高专注力的行为,都是在与本能博弈,是非常痛苦且徒劳的。

其次,专注力的另一弊端,不能形成发散思维,容易因循守旧,只能做好一件已知的事物,不能去创造一种全新的事物。说到这里,就插一句,现在所谓的“工匠精神”,跟我们今天谈的“专注力”很象,并且有着很大的联系。长时间,只专注于一件事,的确能把事物做得精益求精,尽善尽美。但同时,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,那就是不思进取,不会变通。我们公认最具工匠精神的是日本人,但他们也吃尽了这种精神的苦。知乎上看过一个贴子,问日本人的战斗力如何?高票回答:二流水平。进一步说明,当作战是按原定计划开展时,所向披靡。但是,一旦有了变化,就不知道怎么打了。放到现在的商品经济中,产品完美,改良一流,缺乏创新,害怕变革。不要只看到那些百年老店的工匠精神,而忽视他们其实都只是在原地踏步。好了,重新回来我们今天的话题“专注力”。

提升专注力,只需要强化你的觉察力。这有点象中医里的头痛医脚,因为觉察力才是根本。既然我们不能避免大脑东想西想,那就尽量压缩从思想抛锚,到你意识到思想抛锚的这个时间段。这里可能有点难懂,我再试着解释一下,既然杂念随时随地,没有任何征兆地产生,那我们就不用再去纠结如何清除。而是把重点放在如果快速地觉察到思绪正在游离,一旦发现,立即把它拉回正轨,也就是把这个响应时间缩短。举个例子,比如你以前发现思想偏离时,已经是过了好几分钟,但随着觉察力的不断提升,慢慢地变成一分钟,十几秒,几秒。这样一来,消耗在非正事上的时间是不是大大缩短了,反过来,花在正事上的时间得到充分利用,这不就是专注力得到了提升。为什么提升觉察力,就能较快地发现思想偏离正轨?首先,你要了解,什么是觉察力。

觉察力,是一种感知自己和环境变化的能力。亿万年来,生物进化出来的一种本能。只有觉察力强的,才能在遍布危险的丛林中存活下来。但是现代人类,由于身处安全社会时间太久,慢慢退化了这种能力。如何锻炼觉察力?很简单,只需要进入到一种深层次的放松,各部位的感知器官逐步休眠。比如全身的触觉、视觉、听觉、思维等,进行暂时的关闭,得到充分地休息和维护。等到重新开启时,就会变得异常灵敏。前面说过,感知环境和感知自身,都是同一套觉察系统,所以,觉察力的提升,除了能强化专注力,还能提高对周边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力,比如察言观色、眼观六路、耳听八方、第六感等等。说到这里,你就知道,为什么高手都喜欢打坐冥想,而且闭关修炼一段时间,出来后功力大涨。西方人没有搞明白的地方是:觉察力提升之后,能在较短的时间内,感知身体的变化,也就是思想开始游离。这个时候,你就有了两个选择,一是继续神游,二是立刻返回。所以说,并不是专注力提高了,而是觉察力变强了。

好了,总结一下。专注力太强,不会分心,并不是一件好事。适当地分心,会让思维更灵活更发散,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。但老是分心,又会影响到我们高效地完成一件事。

所以,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:不消除杂念,只是缩短它的时间。

当然了,如果是突然想到一个绝妙的点子,可以先把它记录下来,然后再继续冥想,这才是最有利于我们的做法,因为冥想随时都可以练,而好的想法稍纵即逝。那,如果杂念不除,就入不了定,这可怎么办?这个问题,我们下次有机会再说。

公众号:失止空(szikong)/ 网站:szikong.com (转载请注明出处:)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