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
冥想修行班学员的心得体会之:恒之篇

文/刘尊元

以下文字是恒之写的内容:

时间过的好快,从开始学习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,非常感谢老师,乐乐大师姐的教授,收获满满。

首先谈谈自己学到些什么?

1、从前都是武侠小说的内容,任督二脉打通,修炼武功的基础。
原来在真实生活中存在的, 而且还有真实的人做到了,而且人就在眼前,这是对自己最大的震撼。
2、原来人可以这样生活,没有忧愁,没有烦恼,每天生活在清净的状态,书中提到的这种状态原来是有的,真实的。
3、对中医的重新认识,从前都是在书中读到,现在真真正正的使用中医尤其经络,来调整自己身体的问题。
4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,从前都是从逻辑上,概念上来解读,其实是读不懂,更读不通的,越读越糊涂。
没有修行经验,永远读不懂这些书,比如老子的<道德经>、<庄子>、 <黄帝内经> …
比如庄子<大宗师> 中对坐忘的描述:何谓坐忘?”颜回曰:“堕肢体,黜聪明,离形去智,同于大通,此谓坐忘“。
看看老师文章中的解读,豁然开朗。
<养生主>  “缘督以为经,可以保身,可以全生,可以养亲,可以尽年。”
中国的文化的精髓是建立在修行的基础之上的,而不是逻辑基础之上,侧重于内在,身体心性的练习。
5、对道家的重新认识,古代的术语叫修炼、修行,如果拿到现在的语境来说 是生命科学,人对生命的认识,古代的先辈对生命科学的经验的总结,比如炼精化气,炼气化神,炼神还虚,一套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质的方法论。
6、学习了一套符合现代人练习的的方法,老师的放松法。
……
还有好多,以上是最主要的。
经过一年多的练习,虽然没有达到身体消失、呼吸停止、念头空掉的程度。
但是身体变得轻盈很多,好像回到了二十多岁时候的状态。
很少生病,即使有,挺一下就过去了,身体的抵抗力要比从前强上好多。
从前的心理状态一直焦虑、烦躁,现在每天比较清净,心理的状态和身体有很大的关系。
当心理忧郁、烦躁的时候,身体肯定出了问题,而导致心理出现这种状态,身体调整好了,人的心理会变化,变好,自己的一点体会。

以下文字是我的点评:

恒之就象是别人家的修行者,不但自己练得不错,老爸也是个修行者,而且比他还厉害,可谓是修仙家族了。人是社会性动物,容易被周边的人影响,好坏都会去模仿,还好,修行,尤其是正确地打开方式,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。

下面,我就相应地点评一下恒之的心得。

1、的确,很多人对冥想打坐感兴趣,大多是来自于武侠修仙类小说和影视剧,可以说对于修行的宣传功不可没,但这其中也产生了不少误会。

先说武侠,很多武侠小说中的主角,标配都是内功高手,而标准有两个:一、是要打通任督二脉;二、是通过奇遇获得大量元气。任督二脉的确重要,但也没有他们说的这么夸张,仿佛打通之后就成为一流高手。

人体内的经络只是气的通道,任督二脉也只是奇经八脉中主要的两条,另外还有十二正经。那怕是全身经络都通了,气可以运行全身,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:修好了路。就象你修通了纵横交错的水道,但没有水,或者水很少,也是枉然。

很多武侠小说都喜欢给主角一个设定,通过各种机缘巧合,获得奇珍异物,从此内力大增,武功一日千里。

首先,我们来讨论一下“气”这种高级货能否从身外获得。

先天真气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肾精转化出来的元气,生下来的时候是多少,就只有多少,用一点少一点,只减不增,是不可逆的,这点在各派都达成了共识。

但又有人说,可以增加后天之气,例如吃人参灵芝等仙草,或者是修为高深的人直接传输给你,就象佛家所说的醍醐灌顶。这个,很难求证,因为气这个东西本来就很难测量,是增是减,全凭自身感受,无法拿出来给别人展示,即使是数据也拿不出来。

以我朴素的想法,不能一棍子打死,毕竟世界很大,人体很奇妙,什么情况都有可能。从宏观层面来说,以前都以为宇宙中的黑洞象个饕餮,只能进不能出,现在也发现有些个别牛逼的离子是可以从黑洞中逃逸出来的。放到人体这个微观的层面,也不是不可能。但请注意,这种情况应该是少之又少的存在,不会是普遍现象。

2、修行之乐的确存在,只不过绝大多数人,是没有感受过的,而有些修行者,在感受到了脑海内的一丝丝宁静,身体的一点点舒适,就以为是修行之乐了。虽然很残酷,但我还是要告诉他们,这跟真正的比起来差远了。

普通人在睡了一个好觉,且睡够适合自己的时间后,也会有这种体验。但是,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。等以后你道行深了,真正体验到了修行之乐,就会感慨当年草率了。

那,说了这么多,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修行之乐?

其实以前我就说过很多次,总结起来有三个重要特征:一、持续的快感输出;二、器官功能的变化;三、知道真相后的顿悟。

先说第一个,只要是以肉身形态存在的,不论人还是动物,都是快感的奴隶。为了快感,我们想尽一切繁衍后代;为了快感,我们拼命赚钱买东西;为了快感,我们吸食各种毒物。

修行之人,在成仙成佛之前,只要还是肉身,也不能逃离这一规律。只不过,可以不借助外力外物,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地快感。

我说过,富人和穷人的根本区别就是拥有更多的选择,这样看来,修行之人无疑是大富之人。凡人为了争名夺利,耗尽大把的时间和精力,最终也只获得了一点点的快感。而修行之人,自身就能合成快乐激素,象是植物的光合作用,自给自足,每天都被快乐包裹着,肉生何求?

只需消耗极少的物质,就能产生极大的快乐,可以说是最高效的快乐生产器。精满不思欲,气满不思食,我最近就发现,一天只需要吃一点点,也不会觉得饿,还特别精神。精足就会气满,气满就会神旺,从此进入良性循环。

好了,再说第二个。由于长期的精足气满,再加上经络通畅,气可以运行全身,各器官都能得到很好的保养和修复,时间长了,有些功能就会发生质变,比如视力,比如听力,比如觉察力。

我因为长期从事设计工作,用眼过度,再加上手机的双重摧残,视力就别提了,但听力和觉察力的确发生了明显的提高,这点是可验证到的。

至于以后还会有什么变化,到时候再跟各位汇报。

第三,顿悟。所谓的顿悟,不是突然一下子就想通了什么高深的道理,或者得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信息,而是综合上面那些变化,源源不绝的快感,身体出现逆生长,从而明白了一个道理:原来快感,或者高级点叫快乐、幸福,并不需要象凡人那样想破脑袋,吃很多苦,受很多罪,才获得那么一丢丢。

当然,有可能是他们拿错了人生使用说明书,或是人生游戏默认的开启方式就只有“地狱模式”,而修行的你,很幸运地获得了通关秘籍,出现了“简单模式”的选项。

3、对中医的重新认识,其实,这个我也深有感触。我们对中医,或者说中华养生的了解太少了。

普通人对中医的认识大多只限于汤药,另外再加上一些民间的保健方法,比如:按摩、艾灸、刮痧、拔火罐之类的。其实,汤药中医古籍里又叫毒药,是药三分毒,这点先祖们早就知道,所以把汤药排在了治疗方法的最末。

上面列举的那些民间方法都排在汤药之前,那,谁排在第一位呢?

就是我们的冥想打坐,古籍上叫“导引”,有导引的动作,你可以理解为古代版的瑜伽,也有调心调神的内功心法,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冥想。

我们都学过《扁鹊见蔡桓公》,也听说过扁鹊大哥治未病的故事,在病还没有产生前就把它扼杀在摇篮里,这是最高级的治病理论,而冥想就是专门用来治未病。当然了,冥想不仅可以治未病,还有很多高级的功效,这个我们以前讲过。

再说一下中医的基础理论:经络,这个只有经通气足之后,你才能发现,但又很难展示给别人看,所以从古至今,能明显感受到气沿着经络流动的人非常少。很幸运,我也有过这样的体验,很神奇也很震撼,深感古人诚不欺我,只是我们对它误会太深。

4、修行之后,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。我非常赞同恒之的这种说法,中国古代的很多经典,都跟冥想修行息息相关,或者就是一些心得体会,当然不仅是中国,古代印度的佛经也是这样的,所以我才会写了一篇《冥想,东方文明的起源》

你不修行,没达到一定的境界,自然看不懂,尤其是一些道家的书籍,但也不限于道家。

所以,想真正了解中华文明,或者说亚洲文明,冥想修行这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。

以前我也写过,象胡适、郭沫若这类对冥想缺乏亲身体验的人,是理解不了中华文明中的精华部分的。

5、对道家的重新认识,其实可以借助现代科学,比如现在比较火的“筋膜”学,在《解剖列车》的最后,作者也认可筋膜和中国古代所说的经络有着巨大的联系,关于这点,我之前的文章里有详细的论述,这里就不重复,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


附一、

下面是恒之的部分上课笔记和心得:

—————-锻炼的原理以及方法:

1  昨天了解到,原来气是气,脉是脉,气可以理解为能量水,脉是可以理解为水渠 , 水在水渠中流动 , 也就是说气在脉中运行。
2 如果要打通气脉要满足两个条件,一个是气足,二是脉通。
3  如何脉通?如果脉不通,气无法流通,如何打通气脉,(1) 如果气足了就可以打通脉;(2)是通过物理辅助的方式,拉脚筋或者其他方式。
4 气足,如何气足?气的产量 – 气的消耗 = 净气
4.1 增加气的产量
4.2 减少气的消耗
4.3 产量增加 ,能耗减少 ,那么每天积累的净气就会多,日积月累增长的就比较快。
5 气的生产方式有哪些?
5.1  元气的产生是元精 , 元精产生气,这个产量每天的波动不大。
5.2  静坐冥想,吸收天地之精华,这个吸收的效率也不高,对于普通人来说。
5.3  通过食物来补充
5.4  总而言之气的产量每天不会太大。
6 那么主要的问题就在气的消耗,气的消耗主要是那些呢?
6.1 纵欲,这个应该是最大的原因,为什么? 元气的产生是元精,精液是后天精,一旦纵欲,后天精丢了,那么元精又去转成后天精储存起来,所以尽量少消耗,满的话,先天精就不会频繁转换了。
6.2 思虑,如果每天忧心忡忡,就会很消耗能量。
6.3 过度的体力劳动
6.4 其他 …
7 如何气足 ?
7.1 节制,包括身心两方面,减少纵欲,减少思虑,不要过度的劳动。
7.2 静坐,可以大大的减少能量的消耗,而且还可以增加产量。
8  道家练气之过程
炼精化气 ->炼气化神-> 炼神还虚->炼虚合道


锻炼的核心两个字 : 放松
锻炼身体的每一个部位,让每一个部位放松。

目标:身体消失,呼吸消失,念头消失

在静坐之前,全身的运动,身体活跃一遍,然后再静坐,这样的效果非常好。
今天按照这个方法测试了一遍,效果甚佳。

内外结合: 身体放松与心理放松结合
动静结合: 静坐与跑步结合

贵在持之以恒 。

循序渐进,步步为营。

公众号:失止空(szikong)/ 网站:szikong.com (转载请注明出处:)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